历史遗迹

金瓯

洪映秋泉舍利

金瓯是祖国最南端的土地,拥有一处非常珍贵的革命历史遗迹——红映秋馆,位于金瓯市第二区范文琪街43号。经过长期的激烈战乱,遗址仍保留着原屋的原有建筑,经过修复、修饰,保留了原有的价值。 1929年1月,越南革命青年协会在金瓯镇成立,其重要任务是在农民、工人、学生、知识分子和争取人民权利和民主的群众领袖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教育革命意识。在那次斗争运动期间,该协会开设了“Hong Anh Thu Quan”书店,出售在西贡出版的当代进步书籍和报纸。事实上,这里是民主运动的阵地,是众多爱国人士的聚集地,也是金瓯镇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这个以启蒙爱国青年为使命的政治组织的活动场所。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 该房屋建筑面积74m²(宽3.7m,长20m),面朝东北,毗邻金瓯市场,位于香运河畔,是法国殖民者修建的2层街坊内的街屋1900年左右,这里被称为亚洲的睡屋(又称翁山街)。 经过一段时期的积极运作,洪英秋泉对社会各界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影响,为后来共产党建制派的诞生创造了政治前提。 红映秋泉具有金瓯革命运动先锋旗帜的意义,于1992年8月4日被列为国家历史文物。在继承传统元素的基础上,遗址底层以社交化的形式还原为Tam Dong咖啡厅,装饰了许多古董和文物。成为热衷于了解金瓯土地文化和历史的游客的理想金瓯旅游目的地,以及为年轻一代教育革命传统的“红色地址”。 资料来源:金瓯旅游局

金瓯 2918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音乐家曹文楼纪念区

位于薄寮市第二区的南曹大图艺术纪念区和音乐家高文楼于1997年被薄辽省人民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历史文物。2014年,文化部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将其列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占地近12,500平方米,总投资超过700亿越南盾,这里是已故著名音乐家曹文楼家族的安息之地。此外,遗址内还建有南唐大图蔡良艺术馆、高文楼音乐家陈列馆及怀浪达古版、唐唐南业余演奏厅、乐器花园等建设项目。 、半月莲花湖…… 穿过正门,游客们就会看到高高矗立在校园中央的“悦锦黛黛”。通往Dai Dai的楼梯共有32级,象征着Da Co Hoai Lang村从第2拍发展到Vong Co村的第4、8、16、32、64拍。最高的Dai上方是钳子的标志。风格化——南方业余音乐的象征,与音乐家曹文楼的形象相关。钳子以竹签为造型,钳子部分被镂空,营造出神秘和神圣的感觉,唤起人们对死者的怀念和怀念。月坎平台上有21个观赏盆,代表21个业余音乐发达的省市。 月甘站后面有一尊坐着钳子乐器的音乐家曹文楼的雕像,他身后是达可怀郎——这是他的不朽之作,至今被誉为南薪歌剧院的“歌王之歌”。旁边是乐器园,里面有12种用青石雕刻的传统乐器。 穿过乐器花园直走就是“Don Ca业余爱好者和南方蔡良剧院”艺术画廊。参观者将能够看到和了解许多与Don Ca Tai Tu和南蔡良剧院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关的珍贵文献、图像和文物。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方是音乐家曹文楼的展览馆。这里存放着许多有关音乐家曹文楼的生活和事业的文物,如书籍、报纸、文件和图像。特别是,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已故音乐家的硅质蜡像,与真人非常相似。 除了上述项目之外,已故音乐家纪念区不能不提,那就是已故音乐家家人的坟墓,除了表演传统民间音乐的舞台屋、纪念品商店……还有当游客踏上这片土地时,确实吸引了他们。 音乐家曹文楼纪念区确实是薄寮最吸引人的景点。如果您有机会游览薄辽省,别忘了参观纪念品区。 资料来源:薄辽省友好组织联盟电子信息门户

金瓯 3980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金瓯钢丝屋

钢丝屋历史遗迹位于市中心,位于金瓯市2区3组Le Loi - Ly Bon街拐角处。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电报屋”这个词相当陌生,其实它是法国殖民者在1910年左右建造的一座邮局,用来履行通讯职能,为统治机构服务,剥削他们的殖民地。越南革命利用这一形势,把这里变成了交趾支那党委和金瓯党支部抗法战争的联络枢纽。 1930年至1939年,南方党委和后江特委选择钢丝厂作为联络地点,黎东昆同志(钢丝厂员工)被指派负责党的联络点。在金瓯地区。 从这个联络点,金瓯党委得到了重要消息,也及时得到指示,加强力量,发动群众,为革命而奋斗,赢得许多胜利。 钢丝屋遗址不仅是全省革命历史文物,也是金瓯交通通讯业历史发展的标志性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钢丝屋遭到严重损坏,金瓯省于1999年同意按照原型重建,并于2004年落成投入使用。由于秘密运营条件,遗址内的文物已无法保存,但目前金瓯省博物馆已修复了与该遗址相关的文物、文献和图像,同时在纪念碑上完整展示。 ,很好地服务游客来金瓯参观考察。同时,它也成为传统教育的红色地址,让后代更好地了解金瓯人民抗法岁月的斗争。 2011年6月2日,文化体育旅游部将金瓯钢丝屋认定为国家古迹。 资料来源:金瓯旅游局

金瓯 2899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Phat To Pagoda(Sac Tu Quan Am 古塔)

Phat To Pagoda 位于金瓯市第四区。该塔建于1840年,具有19世纪的古建筑风格,是金瓯最早的佛教传播场所。 Phat To Pagoda 的原名是由于金瓯地区人民长期以来对建造该塔的僧人释赤谭法师的尊敬。 相传1840年左右,金瓯地区是一片芦苇丛生的地方,随着开荒的人流,有一位叫杜光轩的年轻人,到林中拾柴,当斧头击中了芦苇丛时,一棵古菩提树的树干上,出现了一棵佛经,放置在树的根部。从此,年轻人一边在泉罗运河边修行、服药、治病,一边建祠供奉观世音菩萨。相传杜广玄诵《金刚经》化野兽。懂语言的人们纷纷前来求医、学习宗教。这些弟子中,连猛虎也来学法。目前,那虎塔尚存,寺内弟子称其为苏草塔。 后来,在人们的捐助下,杜广旋用树叶建造了一座简易的寺庙。当地的杜文维见状,嫉妒不已,指责他是不诚实的道士。他被上级逮捕并被软禁到西贡(现胡志明市)。 但杜光宣的道德却令朝臣们敬佩不已。他被带回顺化并在金昌塔出家为僧。受戒七日后圆寂。国王封他为“和尚”,同时赐予锦缎,并派人将他的遗体运回金瓯。 1842年,越南阮朝国王绍智 (Thieu Tri) 下令追封杜广宣为释智谭 (Thich Tri Tam) 法师,并在老林旁修葺了他的茅草庵,并赐名“古四观音”。寺庙”。释赤心法师被当地人民尊称为“佛祖”,因此该塔也被称为“佛祖塔”。 Phat To Pagoda 曾多次修葺,主要修复是在 1937 年。但古塔仍基本保持原状。木造像、木托盘、独瓶、铜钟、骈句、国王授戒等供奉器物至今仍保存完好,证明了佛教在越南人民开始迈进时期的发展。开垦南方土地,并与京族、华族、高棉族三个民族建立共同社会。 抗美战争时期,佛塔是革命战士的藏身之处。 2000年11月24日,Phat To Pagoda被文化和信息部认定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除古寺主体建筑外,寺门右侧还有佛教协会执委会办公室、金瓯佛教中学校、尼姑专委会办公室等。主建筑左侧还有免费济贫堂、佛家礼堂、僧舍…… 每周,这里都会举办佛学学习和讲座。每年一月圆月、佛诞、盂兰盆会等佛教重大节日,佛塔成为节日场所,大批僧尼、佛教徒云集参加。 资料来源:金瓯旅游局

金瓯 3580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南方地区党委-中南部

金瓯省目前有29处属于南方党委-中南部(1949年底至1955年初)的点被国家文化体育旅游部列为历史遗迹。 这些地点位于7个区和金瓯市,包括: 太平县设有11个点,包括: 南部省中央办公室;南方部中央广播电台;南部中央会议室;南方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密码站;陈富印刷厂;南方行政抵抗委员会、南方广播电台、阮文阮学校;南方党委所属机构、组织——中南部;陈国全学校;黎德寿同志的工作场所;运输和通讯部 - 广播 - 南方广播电台。 南灿区有1个点:南方特种印刷部。 蔡诺克区1点:南部行政抵抗委员会。 坝土井区6分:南党委-中南部;南方行政抵抗委员会大厅;南方财政部;南方党委学校名为长征;南方区委宣传部;中共南部地区委员会代码部。 富新县3分:南部省中央党校长征;已故总书记黎笋落笔起草党的十五大决议前身《南方革命道路》的地方;南方行政抵抗委员会。 乌明县2分:南部卫生部; 1948年至1954年期间为南方教育部所在地。 陈文泰区4分:中央组委会与军事组委会合并;陈富印刷厂;已故总书记黎笋在金瓯革命活动期间下榻的地方; 1954 年底和 1955 年初在金瓯省宋多北部聚集。 金瓯市1分:1954年在金瓯北部集合地点。 上述地点于2010年11月10日(其中5处)、2016年10月28日(新增4处)被文化体育观光部列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金瓯省电子信息门户

金瓯 2821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霍艾遗址

Hon Khoai 是位于金瓯省玉贤县新安公社金瓯海角东南部的一组岛屿的名称。霍艾岛距离大陆超过6海里(14.6公里),在国防和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这里算是守卫西南地区海陆空的前沿阵地。 Hon Khoai 岛包括许多小岛:Hon Khoai、Hon Tuong、Hon Sao、Hon Doi Moi、Hon Da Le。 Hon Khoai是最大的岛屿,面积约4km2,也是海拔最高的岛屿,海拔318m。过去,这个地方在法国时期也被称为许多不同的名称,例如:Giang Huong 岛、Doc Lap 岛或 Poulop 岛。然而,由于它的形状像一个巨大的土豆,当地人至今仍称其为Hon Khoai。 Hon Khoai是一个岩石、丘陵和原始森林几乎完好的岛屿,拥有许多珍贵的木材和丰富的动植物,吸引了许多游客。据最新研究显示,Hon Khoai的植物群有1400多种,包括果树、用材树、药用树……动物也相当丰富,有猴子、野鸡、蟒蛇、巨蜥、松鼠、白色……及珍稀鸟类20余种。 Hon Khoai 被称为开普兰的珍珠岛,周围有森林和山脉、温和的蓝色海水和带有岁月痕迹的遗迹。这里已成为游客来金瓯省不可错过的一个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2013年9月,Hon Khoai岛群创下了距离赤道最近的岛群记录。 Hon Khoai 遗址的历史还讲述了法国殖民者在该岛山顶建造的 12.05m 高的灯塔。这座灯塔的扫描能力为35公里宽;是 Can Gio - Con Dao - Hon Khoai - Phu Quoc 灯塔系统的一部分,帮助照亮在东海航行的船只。 1940年12月13日,这里标志着潘玉贤先生领导的Hon Khoai起义反抗法国殖民主义者并取得胜利的重要历史事件。这也是金瓯党委和人民定为革命传统日,纪念这一重要事件。 Hon Khoai 拥有漫长、受庇护的海岸线、渔民的锚地和风暴避难所以及许多海洋物种的繁殖和庇护所。从微小的浮游生物物种到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水生物种如:鱿鱼、龙虾、螳螂虾、石斑鱼、军曹鱼……Hon Khoai 海滩拥有宽阔的沙滩。退潮、海面平静时,游客可以在沙滩上漫步,了解海洋生物,呼吸森林和大海的新鲜空气。 1990年4月27日,Hon Khoai遗迹被文化、体育和旅游部认定为国家历史文物。 资料来源:金瓯省电子信息门户

金瓯 3140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曹丹塔古迹

Saraymel Chey Pagoda(高丹宝塔)位于金瓯省Thoi Binh区新禄公社7号村。 高丹塔位于63号公路旁(太平区新禄公社7号村),距金瓯市中心以北约16公里。 高丹塔建于 1922 年,占地 4 公顷,位于 Duong Cay 运河交汇处,由 Diep Thi La 夫人捐赠。当时,人们常称Chau Trang Pagoda(Bach Nguuu)。多次被敌人烧毁后,1998年,曹丹塔重新建成。塔内有一座大佛坛,专供释迦牟尼佛。大雄宝殿对面是Huu Nhem法师塔,建于2003年,高17m,面积12m²。 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订,我们不得不带一批核心军官和子弟去北,选择曹丹塔作为核心军官和子弟的学习中心,在全省滚动派往北方。剩下的核心干部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己的合法地位,尚未暴露的干部则渗透到了敌人的队伍中。据透露,有多少官员在行动区域徘徊或秘密撤退。革命组织也根据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改组和改造。另一方面,曹丹塔受党指示,移至6号桥公路(63国道)旁,以躲避敌方观察。同时,还有人们的房屋作为安全屏障,让行动更加方便。 在两次抗法、抗美战争期间,曹丹塔董事会和僧众佛教徒与革命有着密切的联系。曹丹塔是革命的秘密基地。其中,在抗美战争期间圆寂的前塔住持友念法师,担任西南地区民族解放阵线副主席,积极为僧侣和管理委员会争取权益。统治下的佛塔和当地大批京-和-高棉族人民参加了抗美救国的战争。敌人多次轰炸毁坏寺庙;许多僧侣和佛教徒英勇牺牲。时至今日,曹丹塔仍留有许多未填满的弹坑,证明敌人的破坏并不能掩盖佛教徒和僧人的叛逆爱国精神。 曹丹塔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履行了维护宗教的任务,而且很好地履行了一个爱国公民的职责,始终忠于国家,忠于党的领导,忠于伟大的革命事业。创造出来的成果是非常可观的。同时,我们决不能脱离伟大的民族团结集团,参与抗法、美侵略的斗争,为彻底解放南方、统一国家作出贡献。 2017年12月29日,文化体育观光部部长决定将草丹塔列为国家古迹。 资料来源:金瓯省电子信息门户

金瓯 3519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Dam Doi - Cai Nuoc - Cha La 历史遗迹区

Dam Doi - Cai Nuoc - Cha La 胜利地点,属于金瓯省 Dam Doi 区 Tran Phan 公社 Cha La 村。 1963年9月,金瓯省党委、军区司令部(T3)、省委、军区主张开展军事进攻战役,旨在歼灭敌军,支援敌人。金瓯南部的解放区,被选为金瓯南部相距20公里的蔡诺和丹多两个分区(区首府)作为主要目标。军区司令部决定一夜间摧毁达姆多伊、蔡诺次区,攻击周边哨所,阻击敌援军。同时,加大对芹苴、朔庄等省敌后方基地、机场、指挥所的攻击力度。用 3 次装甲攻击攻击敌人,连根拔起堡垒,摧毁战略村庄。射击摧毁两根树枝的时间统一确定在1963年9月9日夜间和1963年9月10日凌晨。 Dam Doi和Cai Nuoc分支,自1955年开始建造,结构坚固。这里成为敌人的严密防御场所,防护系统复杂;包括钢铁路障、雷区、战略瞭望塔等。 在Dam Doi支线,吴明一营实施了勇敢而明智的进攻策略。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这里的军民摧毁了坝土伊战区,歼敌110人,生俘48人,缴获大量军用武器。 蔡诺克的胜利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1963年9月10日夜,306营发起猛烈攻击。结果,歼敌92人,俘敌84人,缴获许多重要军事武器。 查拉也是遭受我军全面进攻的地点。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我军摧毁了查拉基地,彻底击溃了敌人。结果俘虏了30名敌人并缴获了多种武器。这些战斗不仅消灭了敌人,还为摧毁美军的“直升机和降落伞”战略做出了贡献。 这些胜利不仅扩大了解放区,而且扩大了解放区。也是南方军民抗美救国的力量和斗志的最清晰证明。 达伊—蔡诺—查拉战役的胜利,是我军和人民贯彻“两条腿、三管齐下”(武装—政治—政治—军事)方针,提升实力的伟大胜利,是人民战争的综合体、达姆多伊-蔡诺克-查拉的胜利是1963年南军七大胜利中的两场。我们消灭了许多敌人,撤掉了许多岗哨,摧毁了一个个村庄。这次战斗不仅消灭了敌军,还为挫败美伪“直升机伞降”战术做出了贡献。 2016年8月18日,文化体育旅游部决定将Dam Doi-Cai Nuoc-Cha La胜利遗址历史遗迹列为国家级历史遗迹。 资料来源:金瓯省电子信息门户

金瓯 3431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Vo Doi森林村遗址

地点 金瓯省陈文泰县陈会社武杜村武杜森林村。目前,Vo Doi森林村遗址已成为U Minh Ha国家公园,位于金瓯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内。 Vo Doi森林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末。 日内瓦协定签订后,美帝国主义加强其奴才统治机构的建设,将南越变成其新型殖民地。 在金瓯省,吴庭艳政府也开始派兵关闭该省各地的驻军,并在该省设立高级机构,到以前解放区的公社和村庄进行逮捕。反抗、束缚、压迫人民,消灭革命力量。与此同时,美国和吴廷琰加大了人口向“居住区”和“密集区”的集中,以多种非常严格的形式组织人口控制,目的是分离革命干部和“分离”民众,“鱼出水口” ,造成群众与革命的距离,封锁了供给源,孤立和消灭了我们的干部战士。 “密集区”、“住宅区”是敌人用百般禁忌和胁迫来控制人民生活的,所以当党的政策指明方向时,群众都衷心拥护他们,他们就离开了自己的老村子,走进了老家。森林建立新村是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挺身而出的革命。 Vo Doi 森林村由数百间白千层木建造的高脚屋组成,集中在森林高丘上的住宅群中。从市场出发,想要到达森林村,要经过很多条运河。走到森林边缘就能看到接收站。从那里,你必须步行7-8公里穿过森林才能到达基地。森林村的房屋面积一般为20—25平方米,拥挤的房屋面积为40—50平方米,完全由白千层树、白千层板建造,屋顶由白千层树皮制成。为了保护基地,人们到遥远的森林里,选择大白千层树,在剥树皮时,在靠近树干的地方留下一层薄薄的树皮,这样树就不会死。将白玉树皮切成约0.6 - 0.8m长。展开时宽度约为0.4-0.5m,屋顶可使用2-3年。有些房屋使用柑橘树的叶子(制作帽子的叶子)来形成屋顶和墙壁的板材。折叠屋盖有塑料屋顶,上面覆盖着树叶,可供短期临时居住。有能力排放千层板、泡沫等来铺设地板的房屋。从一栋房子到另一栋房子,有白玉树桥。每户人家旁边都有一口饮水井,这口井不用挖,而是用小刀把树根表层削去约1平方米,刮去树叶堆肥即可取水。其他蒸汽井的作用相同,但更大,用于沐浴和洗涤。旱季挖0.4~0.5m深取水。几乎没有房子有罐子、坛子、容器等储水设备…… 森林村的组织,除了村的组成部分外,还设有党支部、党支部等有指挥员、领导机构、活动、保护、力量建设……的管理委员会,群众组织、生产小组、警卫组、工地组(武器制造)、医疗组、教育组、艺术组……在森林村里,军民之情是统一的块,每个人都只想着共同的利益,为了共同的利益。好,把革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林村一直存在到1960年,同桂运动发动时,我林村的革命力量与外部革命力量联合起来,同时攻击敌人,解放了全省许多农村地区。同桂之后,武装力量分散,人民返回故乡谋生,继续为新时期人类力量和财富的革命作出贡献。 2018年6月20日,文化体育旅游部将Vo Doi森林村列为国家纪念碑。 资料来源:金瓯省电子信息门户

金瓯 2962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万龙码头

金瓯省玉县区拉曲古镇本万龙孔 8 号历史遗址。这里记录着抗美救国岁月里,“无号列车”上穿越数千公里、运送武器支援南方战场的战士们默默胜利的奇迹,创造了抗美救国的奇迹。海上的胡志明小道。 由于南方战场武器弹药供应需求迫切,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指示南方各省份准备场地、组织力量,接收来自该地区的武器装备,北送南。 Vam Lung Cua是当地人的名字,地图上写为Nang River,发源于东海,海岸外有泥滩,右侧是Xeo Lo运河。万隆闸门宽100多m,水深4-5m,方便30吨以上船舶轻松进出。 1962年10月11日,“无号列车”第一列名为“芳东1号”的列车,载着30吨武器从海防岛山码头出发,开辟了南下之路。 1962年10月16日,由船长Le Van Mot和政治官员Bong Van Dia指挥的Phuong Dong 1号船在敌舰的监视和围攻下穿越了数千海里,但仍然安全地停靠在Vam Lung。这是开辟东海战略运输路线——胡志明海路的“无号列车”的列车。 “芳东1号”成功返航后,“芳东2号”、“芳东3号”、“芳东4号”继续停靠在万隆码头,从该地区带回数百吨武器。北方战场支援南方战场。到1970年底,本万隆号接收了70多艘船只,武器弹药超过4,400吨。 由于地势崎岖,加上沟渠纵横,上面覆盖着红树林和鱼酱林,为革命战士轻松运输和藏匿武器创造了理想的条件。此外,Rach Goc人民的支持和保护就像“铁堡和铜堡”一样保护着革命。正因为如此,在10多年的作战(1962年至1972年)中,我们的作战基地虽然距离敌军南灿军区不远,却得到了安全保护。 Ben Vam Lung 历史遗址还与一支名为“962 集团”的军事单位(成立于 1962 年 9 月 19 日)的诞生有关,其任务是保护火车安全。进出车场、秘密接收和隐藏武器和向解放军部队运送用于战斗目的的武器。 962团(后称962团)两次被国家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 由于战争时期的特殊需要,组织从北方运送武器、军事装备、军需物资支援南方战场的活动需要保持绝对的保密和安全,所以文物没有保留。但在码头以西约8公里处的Xeo Gia峰上,仍有一处受损的962船队69号船残骸。 为了纪念和纪念“无数列车”的响亮而不朽的胜利,海上胡志明小道胜利纪念碑; Ben Vam Lung 建造了一座展示传统文献和许多相关作品的房屋。 10月23日,本万隆历史遗迹区被文化体育旅游部认定为国家级历史古迹。 资料来源:金瓯旅游局

金瓯 3211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陈洪公屋

陈雄公社是金瓯第一个悬挂印度支那共产党旗帜的地方(1930年),也是金瓯反法阵线陈雄前线司令部的总部。陈红公屋位于金瓯市李文林公社陈红村。 陈兴公屋是一座供奉黄本景神的古老公屋,于1907年由人们建造。然而,由于时间和战争,公屋被完全摧毁。在旧地上,当地人建造了另一座较小的公共房屋。 2014年,陈洪公屋遗址进行了升级和修复,包括许多物品和工程。 主公房为一室两厢,屋顶覆阴阳瓦,屋顶铸有两条侧翼龙。公屋前有虎形砖屏,两侧有两根方形砖柱,柱顶覆有两朵石莲花。院子两侧各有两座小庙,分别供奉农神和土地神。 供奉黄本景神的公共祭坛空间雄伟,基座上陈列着剑、矛、鼓、龙和鹤的图像。陈雄公屋还设有供奉胡伯伯像的空间,位置庄严。 陈兴公屋曾于嗣德五年(1852年)被嗣德国王授予“Bon Canh Thanh Hoang”称号。该地区的长老们说,嗣德国王的王冠上写着八个字:“正义-胡温柔-停止-Chi Than”。现在由于战乱,圣灵已经失传,寺庙内至今还保存着一个圣灵容器,上面刻有一条蜿蜒的龙像。 每年农历五月初十、十一,当地民众和各地游客都会来到陈兴公屋参加祈严法会。启恩仪式除了其精神意义、敬神护法之外,还旨在纪念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陈洪公屋具有巨大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同时,它也是保护和促进该国最南端地区金瓯省文化特征的形象。对于世世代代的当地人来说,公屋是他们寄托梦想和向往的地方,过着安宁、富裕、幸福的生活。 陈红公屋不仅是该地区人民进行文化、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金瓯人民斗争史上著名的公屋。 陈兴公社是全省首个在公社前的白杨树顶上举行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南共产党前身)旗帜活动的地方。红色锤镰旗上写着:“消灭法贼”。金瓯人民第一次看到党旗公开出现。 1946 年 3 月 1 日,陈雄阵线也在这里成立。 带着纪念许多革命历史事件的意义,1992年8月4日,陈雄公屋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古迹,成为年轻一代学习的“红色地址”,了解历史价值,为保护我们祖先留下的国家而奋斗的文化和传统。 资料来源:金瓯旅游局

金瓯 3342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宏大北遗址

大北距大陆约500米,面积6.34公顷,位于金瓯半岛西部,金瓯省陈文泰区庆平西公社金宏村。 银岩包括翁戈岩、银岩和奇银岩。岛上最高峰海拔约50米。大北岛虽然面积不大,但对于各类海上车辆抛锚避风港非常方便。大北岛与 Hon Khoai 岛、Hon Chuoi 岛一样,是在金瓯岛海上具有战略经济、国防、安全地位的岛群之一。 从地图上看,大北岛就像一个守护金瓯角西南空海的前沿基地。银岩,顾名思义,岛屿周围、水面、海底,数以千计的大小不等的花岗岩石块层层叠叠,形成千姿百态,仿佛是人为排列的。行走在大北山上,游客会遇到仙手、仙脚、仙井、虎脚。北大北峰东峰,岩石较大,地势较宽。两块岩石之间有一个脚形的深洞。传说那个脚印就是仙女的脚,而这块石头就是仙女的院子。 岛上有一些小寺庙,如 Hang Pagoda 和 Tinh Do Pagoda。特别是,Hon Da Bac 的最高峰上有一座 Ong Nam Hai 寺庙 - 供奉着 13m 长的 Ong 鱼骨架的地方。 1995年5月20日,Ong鱼漂流到Ong Doc河口地区。大约三天后,Ong Giat(去世),Song Doc 渔民埋葬了他,并于 1996 年将骨架带到 Hon Da Bac 供奉。该地区的渔民出海遇到大浪或强风时,都会被Ong鱼救起。因此,这里的渔民们默默地感谢他,把他当作拯救人类的神来崇拜。传说翁南海寺非常神圣。如今,不仅是当地的渔民,还有来自各地的游客听到他神圣的声音都前来瞻仰,祈求他保佑家人平安,不遇风吹草动。 在抗美救国的岁月里,敌人选择北大北作为105毫米炮兵排的驻扎地,控制庆平西革命根据地和金瓯西部海岸线。这也是CM12计划的发生地,挫败了以黎国绥和梅文行为首的反动组织“越南光复会”进口、破坏和推翻我国社会主义政权的阴谋。 2009年6月22日,文化体育旅游部将大北-CM12反情报计划指挥中心遗址(1981年9月9日-1984年9月9日)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古迹。公安部和金瓯省在此著名遗址建造了CM12胜利纪念碑、传统民居和胡伯伯庙。 资料来源:金瓯省电子信息门户

金瓯 3662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蔡正基地特别国家纪念碑

蔡正根据地(又名薄寮省委根据地),位于薄寮省红丹县宁青来乡蔡翠村小蔡正村。 蔡正基地是南方地区党委、南方部中央委员会、南方行政抵抗委员会的驻地和活动场所:1949年至1954年抗法殖民战争时期,根据地 蔡正根据地是南方党委、南方部中央委员会、南方行政抵抗委员会领导人的居住和革命活动场所。该基地是许多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任职的地方。抗战时期,在同塔梅根据地以及蔡正、吴明根据地等西南地区的许多地方,南方地区党委、南方部中央委员会、南方行政机关的机关和干部抗战委员会总体受到保护、安全,人民群众真正是党的“百手千眼”,坚决保护党走向胜利。 蔡正是1973年至1975年抗美战争时期薄寮省委根据地所在地:抗美救国时期,宁清公社蔡正地区再次成为革命基地,坚实的网络。这里是1973年至1975年期间薄辽省委的革命活动根据地。也是在这个基地,1975年1月13日,省委召开会议,批准了解放薄辽省的决定;同时,决定将省委根据地从蔡正(宁青来公社)迁至红丹县来越(宁贵公社),以便指挥进攻点解放薄寮镇。 1975年4月30日,薄辽省解放。蔡正基地从省委建立(1973年11月)到省委迁往黎越(1975年1月),很好地履行了它的历史使命,成为一个躲藏、庇护和保护的地方……完全是为了省委领导革命的胜利。 蔡正基地是再现抗法抗美时期领导人、机构和人民革命活动的地方。抗法战争期间,蔡正根据地是1949年至1952年间南方地区党委、南方中央局、南方行政抗战委员会的驻地和行动地点,在这里,人民受到庇护、保护和养育。党和国家多位高级领导人。抗战时期,在同塔梅根据地以及蔡正、吴明根据地等西南地区的许多地方,南方地区党委、南方部中央委员会、南方行政机关的机关和干部抗战委员会全部受到保护、安全,人民群众真正是党的“百手千眼”,坚决保护党不断走向胜利。 蔡正基地主要建筑项目有:大门、陈列室、碑房、黎笋同志生活工作房、会议厅、省委书记房、机关厨房、省委办公厅、医务房、密码房、广播房、联防排房、省委首长办公房、基地建设委员会房、候车房、碉堡…… 凭借上述典型价值,蔡正基地于2020年12月31日被总理列为国家特别历史古迹。 资料来源:文化遗产司

金瓯 3421 看法

排名 : 特别国家纪念物 开门

福德古寺

福德古寺,又名邦塔,位于薄辽市第三区奠边富街 74 号。这是居住在薄寮的华人最古老的寺庙。 福德古庙由一群华人于 1810 年左右建造。最初,寺庙是用简单的叶子建造的,用于根据中国民间信仰崇拜神灵,如:Bon Dau Cong (Ong Bon)、Quan Di、Than Nong、地球公爵、丛茂先生和夫人。因主祀翁邦,故称“翁邦庙”;后来,它被改为“福德古庙”,因为中国人相信苯道公也是主神福德——一位被认为负责开垦土地和支持人们谋生、过上幸福生活的神。美好的事业。 1903年,潮州国成立,总部设在福德古寺,在西郎旁边的一个大房间里,所以又叫邦塔。 该寺由一座面积不大的小寺庙,经过多次修葺,现面积580平方米,沿袭中国明代皇家建筑风格——国形建筑。 整个寺庙是一座规模宏大、完美无瑕的建筑艺术作品,散发着雄伟而古老的美感。石头和名木制成的柱子、椽头、斜头、王冠、祭坛,都按照《行动书》和《启示录》的风格,精心雕刻着镀金汉字。全部代表以下主题:四大神兽(龙、麒麟、龟、凤)、植物、花卉、人偶和魔兽。此外,还有朱漆、鎏金装饰的横匾、对联。 寺庙的屋顶上有一对龙侧向太阳(太阳中的两条龙),这是中国寺庙中最常见的装饰图像,象征着永恒的幸福。屋顶覆盖筒瓦,屋顶边框采用绿色琉璃陶瓷,屋顶末端饰有龙形图案,两侧有两个象征阴阳,万物和谐之源的小陶瓷雕像和万物的纪律。寺庙的每一部分都被认为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董。福德古寺采用耐用材料,至今仍坚固存在。这些艺术品经过工匠们的和谐而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整体。 福德古寺不仅是祭祀神灵的地方,也是薄辽省永来县龙城村小组的革命活动基地,阮文登同志于1930年至1954年间担任书记。 2000年,该塔被文化和信息部认定为国家级历史文物。 福德古寺每年都会举办重大节日,如:Via Ong Bon;武兰仪式; Ky Yen Festival...最大的是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的Via Ong Bon节;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盂兰节。 福德古寺不仅是当地人的精神圣地,也成为薄寮华人的文化认同之美。 资料来源:薄辽旅游局

金瓯 2938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清晃古寺

皇城古寺(又名永朝明塔)于2001年被文化体育旅游部认定为国家历史文物,是表达宗教文化的遗迹,是北克越南人民的守护神。寮,传承了薄寮华人的守护神信仰的文化特色…… 永朝明塔位于第三区(薄寮市)奠边府街,建于1865年Suu。这是一个祭祀多年前公开探索和扩展这片土地的祖先的地方。世纪。虽然它不是拜佛的地方,但人们习惯称它为永香塔,由明香人建立。后来,当地人称之为明塔,现在的正式名称是永朝明古寺。崇拜守护神的起源也来自明香族,继承了中国的守护神信仰。按照这里的习俗,每年举办皇家大婚的时间一般要持续三天三夜(农历七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举行祭祀、祭鬼、分米等仪式。 塔面临薄寮河,塔的正门由绿色石柱组装而成,精心雕刻着龙、鹤、云的图案……整个塔建筑呈“国”字形。 ”,明代(中国)皇家建筑的典范。门廊上覆三层阴阳瓦,屋顶四角饰有弧形波浪纹。此外,塔内还雕有动物、观赏植物、树叶、仙女等图案……祭祀土神的祭坛前有一张名贵木材制成的长桌,桌子中间是一个高约70厘米的青铜瓮,这是越南罕见的竹瓮。 古老的护法神永昭明寺是无价的遗产,代表了薄辽华人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资料来源:薄寮在线报纸

金瓯 3629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安特拉赫公共住宅

An Trach公屋位于清化县Vinh Loi公社An Trach村(现为薄辽省薄寮镇第5区第2组)。该公共住宅由Tri Pham Thanh Mau区于1877年4月6日(丁肃年)建造,占地4000平方米,并亲自担任主要礼拜者; Tri Ho Van Thanh区进行了供奉。由于当时的建设条件还有限,安泽公屋的外观只是三间房的屋顶,所用的材料也很原始。 后来,经过多个阶段,公共房屋变得更大、更坚固、更雄伟,具有多边和多方向的建筑风格,遵循顺化的公共房屋建筑风格。公屋的建筑工程包括:主公屋、前公屋庭院、后公屋院子、后公屋、四个角落的小神龛、两排房屋栋朗和泰朗。主公房基础高0.75m,门廊4间,屋顶8间,屋顶顶有“四龙画珠”。公共房屋的门廊有4个屋顶:前、后、洞朗和泰朗均用管状瓦片覆盖。流动的屋顶顶部铺有蓝色瓷砖,上面有锯齿状和花纹图案。每个门廊都有 4 根方形承重柱,由卡砖砌成,上面覆盖着碗状的装饰线条。前廊的四根柱子,顶部绘有淡绿色的菊叶图案,每根柱子上都写有平行句。启定国王统治期间(1916 - 1925),安泽公屋被授予“Bon Canh Thanh Hoang”称号。 据民间传说,安泽公馆昔日供奉的是慈德王统治时期的著名学者阮公楚,他具有爱国爱民的精神,公开恢复和扩大领土。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四,公屋都会举办他的忌日。在主要节日,如:Ky Yen和Vu Lan,都会有阮公柱的追悼会,祈求他帮助人民,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那种敬意已经深入人心。当地人的精神就像自然流动的。这也是我们民族千代人良好道德的体现。在抵抗法国和驱逐美国人的岁月里,公共住宅是组织革命会议和活动、庇护共产主义者的场所……认识到其文化和历史价值,2000年,安特拉奇公共住宅被认定为国家级建筑。历史、建筑和艺术遗迹。目前,薄辽省人民委员会正在进行一项建筑工程,将公屋修复得更加宽敞、坚固,以增强公屋在人民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在生活中。省。 资料来源:薄辽旅游局

金瓯 3498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永兴古塔

永兴古塔位于薄辽省永来县永兴A公社中兴1B村。这不仅是西南地区唯一残留的Oc-Eo文化的塔式建筑,而且在Vinh Hung塔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还获得了许多极其珍贵的文物,其中有许多石雕、青铜、陶瓷、宝石雕像。 . 标志着永兴古塔相当长的存在和发展时期(从公元4世纪到13世纪)。 永兴塔经历了多次勘察,1911年,法国学者Lunet de Lajonquiere发现了它,并命名为Tra Long Tower。 1917 年,亨利·帕门提尔 (Henri Parmentier) 来到该地区进行勘察。在这份报告(名为 Luc Hien 塔)中,他列出了在塔内外发现的一些文物。尤其是在福布图塔旁边的塔内发现的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梵文文字,清楚地写着814年卡希拉月,对应公元892年,以及雅科万曼国王的名字(公元20世纪) . 9世纪)。考古学家确定,这座塔大约建于公元9世纪,是为了崇拜高棉国王雅科瓦曼(Yacovar-Man)。 1990年5月,南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与明海省博物馆合作的考古学家前来勘察并挖掘勘察坑,发现了神魔雕像头像等一批文物、文献、磨床,Linga - Yoni... 2002年和2011年,考古研究中心与薄寮省博物馆合作,继续明确国家纪念碑的价值,并为永兴塔文物的修复、美化和防止退化服务。在塔周围进行挖掘。这些挖掘工作继续进行,例如揭示塔的底部,解决埋在地下的痕迹,以找到恢复和美化塔的解决方案,以提升纪念碑的价值。调查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如:传统风格雕刻的女神雕像、圆形的Oc Eo Phu Nam雕像、“上帝雕像”的右手、一些林加-尤尼、日常使用的陶瓷物品生命特别是这组青铜雕像被考古学家认为是独一无二的雕像收藏,是“国宝”,其中包括许多独特的雕像,价值非常高。 2011年,对永兴塔遗址进行了修复和整修,包括以下项目:陈列室、碑房、警卫室、围栏和其他一些项目,以保护和提升遗址的价值。 古塔位于约100平方米的海角上,建筑十分古朴质朴,塔门朝西,塔基呈长方形,两侧边长分别为5.6m、6.9m。塔高8.2m(从塔基算)。东、南、北三面均由砖砌成。塔底墙厚1.8m,越往上走,墙越薄,逐渐向顶部倾斜,形成滚动的穹顶。 据许多科学家称,古代高棉人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建筑技术,他们使用一种植物胶将砖块粘在一起,而不是像现在那样使用水泥或石灰砂浆等建筑材料。这座塔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砖建造的。塔基至高4m为红砖,4m以上为白砖。从正门望去,是经过修复的林伽-母阴套装,象征着阴阳和谐。原始的林加 - 尤尼套装现保存在博物馆中。 从记录的独特价值来看,永兴古塔自1992年以来已被认定为国家历史建筑和艺术文物。 资料来源:薄辽旅游局

金瓯 3194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觉和寺

觉和寺(Giac Hoa Pagoda),又名海吾寺(Hai Ngo Pagoda),位于永来县周泰公社 Xom Lon 村。 该塔于1919年由出生于19世纪末薄寮著名地主富裕家庭的黄氏吴女士捐资兴建,俗称古海吴塔。 1920年10月,历时18个月,该塔竣工。觉和塔是当时薄寮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建筑作品之一。佛塔建成后,海娥女士始终参与并从事教学、扶贫等社会公益工作…… 该塔是一座大大小小的建筑工程的综合体,按照“内外”风格紧密排列、平衡,和谐地结合了东西方建筑。前面是大雄宝殿,后面是天静院和后祖屋(供奉祖先和寺庙创始人海娥女士)。 主厅基本上就像一座殖民时代的豪宅,坐落在很高的基础上,坚实的地基,安静的黄色,瓦片屋顶,深色砖地板……就像一件艺术杰作。 其余的建筑体块忠于东西方共同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法式印象,前面点缀着弧形屋顶和东方文字的线条,连接着建筑和空间。嘉和的整个空间就像一首和谐的音乐一样流畅流动。可以说,无论是在生态空间、美学、建筑还是古风方面,嘉和本身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主殿内是一个优雅、宁静、通风的空间,完全由名贵木材设计和建造。其结构由20根直径45厘米的圆木柱组成,木柱上刻有龙、凤和许多非常复杂的图案,分为5个水平排,支撑着瓦顶。佛像和室内装饰品也都是用上好的木材制成的。 寺院内还有山上观世音菩萨半身像、阳潭堂师生求经、瀑布、十二生肖雕像等独特的建筑作品……创造了更多的独特之处。以寺庙为特色。 特别是在两次抗战期间,觉和塔是革命根据地,安置了许多士兵和军官。 1945年,海鸥女士响应胡志明主席“一罐米养活军队”的号召,向革命捐赠了2000蒲式耳大米。凭借这些价值,该塔于2001年被薄辽省人民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历史文物。 该寺还是传授佛法的场所,开设首届“暑期闭关”班,供数百名僧尼免费学习。目前,该寺还设有一所佛教中级学校,由南方尼姑教育的摇篮——薄辽省佛教僧团管理。 如今的觉和塔雄伟壮丽,成为著名的薄寮精神旅游胜地,每年接待数十万游客。 资料来源:薄辽旅游局

金瓯 3056 看法

排名 : 省级文物 开门

西姆坎塔

2022年6月29日,薄辽省人民委员会主席签署了承认西干参塔历史文物的决定。 文化历史遗迹Wotkomphisakoprekchru(暹罗宝塔)位于薄辽省薄辽市永泽东乡Bien Dong A村。西干参塔于 1887 年 3 月开始兴建,由林茂法师主持。杨泉法师是第八代住持。 该塔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具有传统的吴哥高棉建筑风格,在穹顶、墙壁、柱子和楼梯、浮雕、图案色彩上表现出独特的图案,弯曲的雕刻线条充分而大胆地表现出来。高棉人民的文化遗产。塔的周围有坚固的栅栏,栅栏上有许多描绘轮回的图案和浮雕。三进门前的栅栏两侧,雕刻着悉达多太子和舞女的雕像,令人印象深刻。三进门是一个多样化的建筑作品,由许多浅浮雕组成,浮雕上刻有细致的立方体图案,带有数字3的象征意义,例如:佛-法-僧;过去-现在-未来……)装饰浮雕的形式如下:一朵莲花,上面有2个大花瓣,2个枝叶之间还有3套大藏经,上面有更多的轮回。入口空地两侧有约数十根圆柱,柱上刻有为建塔做出贡献的佛教徒的名字。寺院内有一尊卧佛(入涅槃)像,有屋顶,供游人入殿前上香祈福。 Xiem Can Pagoda 是高棉人经常聚集学习识字、歌舞和职业培训的地方。这里每年都会举办许多高棉节日,吸引大批高棉族人前来参加。一年中的主要节日都在寺庙举行,例如: - Chol chnam thmay(新年庆祝活动)持续三天(阳历4月14日、15日、16日左右)。 - 莲花节(祭祖仪式)在阳历10月8日、9日、10日三天之一举行。 - 供袈裟仪式在农历9月16日至10月15日的其中一天举行。此外,塔内还有具有上座部佛教特色的宗教节日。 在抗法救国的岁月里,Xiem Can塔也是鼓励佛教徒与全省人民并肩参加革命活动的地方。该运动的典型例子是陈金法师、Thach Thuol 法师、Duong Tha 副法师和许多其他僧人。特别是1966年,执行党的抗议选举政策。塔内的僧侣和佛教徒同时抗议选举,如破坏投票箱、抵制征兵等。此外,谢参塔还是秘密革命干部的窝藏基地。 Xiem Can Pagoda 管理委员会还成立了表演艺术俱乐部,通过传统乐器表演、Absara 舞蹈……来满足高棉人民享受文化价值的需求,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得到了高度评​​价。旅游企业、多个调查组、外省工作组到访。每年它都会吸引数十万游客,尤其是在暑假和节假日期间。 Xiem Can塔是薄寮高棉人民独特的艺术建筑作品,也是该省革命历史事件的纪念地。对于来到薄寮的游客来说,这是一个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资料来源:薄辽省文化体育旅游厅

金瓯 2878 看法

排名 : 省级文物 开门

库图姆宝塔 (Kosthum)

哥图姆佛塔(KosThum)是一座高棉上座部佛塔,具有通过抗法和抗美两个时期救国的革命斗争传统。该塔的全名是Coro-pum-meanchey KosThum,建于1832年(佛历2376年),位于薄辽省红丹县宁清来乡。 在两次抗击法殖民主义、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战争时期(1945-1975年),古通寺是革命干部、僧侣和人民的行动基地,在党的领导人的领导下,组织了多次反抓捕政治斗争并迁塔……特别是1949年,经中央和地方批准,柬埔寨临时政府在塔内成立。为确保革命干部的安全,根据党的指示,塔组织挖了2个秘密掩体,供革命干部避难。 第一个地窖建在僧侣房屋的地板下,地窖设计成字母“L”,用玻璃制成的上下门,有通风孔。隧道的屋顶是由树木制成的,顶部是伪装土壤,与用于制作地板的土壤紧密贴合。 第二条隧道建在陈杜延法师屋后距第一条隧道30m处。隧道也呈“L”形,下沉于地下,有上下门、蒸汽孔和水平下拉式屋顶。由树木制成,覆盖着土壤并经过精心伪装以避免敌人发现。 Co Thum Pagoda 有一个“物品”: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在这里牺牲的烈士的名字,其中包括高棉僧侣。 古衮塔的历史遗迹不仅具有革命性的历史意义,而且与古衮塔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群有关。主屋的地基高出地面近1米。佛塔四周有廊,正门朝东,由于西方的佛观念,应转向东方祈福,​​与佛像的方向一致。塔有3层屋顶,每层又分为3折,中间折高于两侧。头部和屋顶褶皱都有一条长长的、弯曲的龙尾。外部装饰有许多雕刻和浮雕图像,如:Reahu、仙女、chan、Garuda、keyno等雕像。此外,寺庙内部的墙壁上绘有佛陀的本生图像(Jataka),笔画极其美丽。 活泼。 运河旁边的大空间,被谨慎地屏蔽在墙后,闪闪发光的建筑块覆盖着该教派特有的黄色和红色油漆,也很难想象经历过的两次激烈的战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地处偏远,地形优越,形成秘密基地,这里一直是西南地区和柬埔寨革命革命干部的庇护和培养基地。凭借这些重要的文化价值以及革命历史,文化体育部于2006年将Co Thum Pagoda列为国家历史古迹。 每年,高棉人民的许多传统节日都会在佛塔举行,如:阳历4月13日、14日、15日的新年节(Chool chnam thmay);阳历10月8日、9日、10日举行祭祖仪式;拜月仪式;和平仪式;佛祖诞辰……吸引了众多各地游人前来参观、朝拜。 资料来源:薄寮古迹管理委员会

金瓯 3412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胡志明市总统府

胡伯庙位于薄辽省永来县周泰乡巴占阿村。 1969年,得知敬爱的胡伯伯永远去世的消息,周台公社的军民感到无比震惊和痛苦。怀着胡伯伯对南方人民的热爱,这里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在自己的家乡建一座胡伯伯庙,日夜香火。数以千计的公社区干部群众不畏牺牲、不畏艰辛,日夜奉献,在英雄周泰的硝烟、烈火、枪弹、炸弹的土地上,日以继夜地奉献着英雄的胡伯伯庙…… 1970年3月,周泰公社党委贯彻永来区党委的政策,修建胡伯庙。寺庙被敌人两次烧毁后,人民和周泰公社党委、永来区党委决心用水泥和铁棍建造一座坚固的寺庙…… 买建筑材料的工作很困难,因为要经过很多敌方哨所,但在爱胡伯伯的动力下,周泰公社的人民自愿去买材料,每人买一点。 。准备工作完成后,1972年4月25日上午10时,周泰公社党委举行胡伯庙奠基仪式。经过24个昼夜,不畏敌人炮弹,人民群众和洲泰公社党委完成了寺庙的建设。 1972年5月19日上午(叔叔生日),胡伯庙落成典礼在周泰公社千余人和永来县官兵的欢乐和庄严中举行。 在敌人的心中建立一座寺庙很难,保护寺庙更困难。寺庙建成后,敌人经常动用各种手段进攻,但怀着南方人对国父、游击队和地方力量的厚爱,永来和护庙队决心保护胡伯伯的陵墓。寺庙。 感谢敬爱的胡志明主席的伟大贡献和光辉的革命道德榜样,薄辽省多年来一直注重恢复和提升。 截至目前,薄寮胡伯庙已建成占地11000平方米的园区,主要建筑有:胡伯伯庙、庙宇、展览室、大厅及办公、服务区等,花园内种植多种植物。树。尤其是舍利园区内,荷花飘香的池塘格外引人注目。周泰的胡伯伯庙被认为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最美丽的胡伯伯庙之一。 除了寺庙的主要区域外,还设有花园和大厅,可以放映纪录片,向游客介绍胡伯伯的背景和职业概况。 寺院以砖木梁建成,前有门廊、阳台,屋顶平。陈列室保存有300多件反映周泰公社人民保卫寺庙的奋斗历程的文献和文物以及胡志明主席革命生涯的文献。 薄寮胡伯伯庙于1998年被文化及新闻部列为国家历史古迹,这是薄寮军民的骄傲,每年重大节假日,特别是胡伯伯诞辰日,有很多游客和参观的人。 资料来源:薄辽旅游局

金瓯 3366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诺坎历史遗址

Noc Mang田地属于嘉莱县Phong Thanh村,现为薄辽省嘉莱县Phong Thanh A公社4号村。 过去,这里是大片沼泽地,白千层、竹林、芦苇丛丛生,常年只有鸟类和毒蛇庇护。前往开垦土地居住和探索的人们建造了叶顶小屋,以避雨防晒和躲避毒蛇。由于土地是沼泽地,不可能像旱地上那样建造房屋,人们砍伐树木做成木桩,把它们粘在泥泞的地上,然后把拐杖放在上面作为地板来建造房屋。 诺坎田地还与农民反抗法国殖民主义者和地主的压迫和剥削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有关。 Muoi Chuc先生的家人投入了大量的汗水和心血才将这片田地变成了稻田。就在大家安居乐业的时候,地主却与暴君、法国殖民主义者勾结,使出许多狡猾的伎俩,从梅伊楚克先生的家里窃取了大米和土地。 (事实上​​,Muoi Chuc 先生和他的兄弟们所耕种的土地是他们的祖先探索它时留下的)。 1927年,金瓯地主马颜 (Ma Ngan) 为夺取阮文竹先生 (Muoi Chuc) 家族的土地后,用了许多狡猾的手段,骗他将土地卖给地方官员何女士的妻子。 。他们买了土地,因梅氏家族的强烈抗议而得不到,于是借用法国殖民者的力量进行镇压,以夺取梅氏家族的田地和稻米。于是他的家人反抗法国殖民主义者压迫的血腥斗争就发生在1928年2月17日。 在这场反击中,Muoi Chuc先生的家人失去了4个人:Muoi Chuc先生、Muoi Chuc女士(带着未出生的孩子)、Nam Man先生、Sau Nhin先生。殖民地方面,一名法国官员受重伤,次日死亡,另有数人受伤。 Muoi Chuc 先生家人的其余成员全部被捕,并被判犯有“骚乱、反对公共权力和谋杀”罪。 家人不甘心,继续投诉……媒体也予以强烈谴责。为了回应舆论,法国政府最终不得不将土地归还给Muoi Chuc先生的家人。 诺仓田事件是法国殖民政权及其官僚走狗罪行的证据,展现了淳朴农民的反压迫精神。虽然诺芒地区农民的斗争是自发的斗争,但它展示了当时湄公河三角洲农民阶级的斗争,展示了南方农民的坚韧精神和善良,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越南人民不屈不挠的传统。 1991年8月30日,Noc Mang田的历史事件被文化和信息部认定为历史文物,该遗址位于薄辽省Gia Rai县Phong Thanh A公社4号村。 八十多年过去了,诺芒田依然保留着昔日的悲歌,那件事也以薄辽农民纯朴、淳朴、富有奉献精神的形象载入了民族史册。 资料来源:嘉莱县党委历史

金瓯 3457 看法

排名 : 国家纪念碑 开门

突出遗址